最新消息

News

AnkeCare線上微論壇-一起在社區安老 開啟社會照顧新契機

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在醫療量能降載及實體服務暫停的雙重考驗下,突顯社區照顧體系應變及整合的重要。《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高有智在侒可傳媒20日舉辦線上微論壇中,拆解台灣社區整體照顧體系的挑戰與機會,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醫學部主任詹弘廷分享大埔里共生基地實踐醫養與社區整體照顧的經驗。

長照2.0自2017年推動至今,長照abc在社區遍地開花,高有智分享,剛出刊第14期的創新照顧雜誌以「照顧在社區」為封面故事主題,採訪團隊發現,台灣也逐漸發展出獨特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像是和鄰居護所,在新北市結合BAR、咖啡館或書店,用不同的類型成為社區長照的窗口;而雲林的惠生大藥局,翻轉傳統藥局形象成立醫事c據點,也串聯不同長照服務單位提供樂齡課程,打造AI智慧健身房,創造多元生活服務及健抗促進的重要角色。

橫跨醫養與社區整合 埔基營造大埔里共生基地

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殘,大埔里地區在埔基、愚人之友基金會與暨大三方合作下,營造互相照顧的社區共生基地。「照顧生活化,生活照顧化。」詹弘廷提到,醫療不等於長照,長照最重要的是生活照顧,南投水沙連社區地處偏鄉,高齡的社區照顧需求高,交通不便及醫療、長照資源不足,埔基秉持愛鄰如己的精神,把醫療降階,以照顧的角度延伸到社區,讓長輩在熟悉的空間,透過喜歡的活動及人際互動,營造自我定位及生存價值的幸福感,納入社區動能,引導社區組織規劃社區的健康照護,同時善用FB等社交媒體進行社區健康營造,進而創造長輩共老的互助社區照顧模式。

埔基提供四段七級一條龍完整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串起醫養整合的連續性照顧服務。詹弘廷表示,埔基成立長照教學中心,除了醫療照顧及住宿養護機構外,從出院準備開始提供服務評估,依長輩需求安排長照服務,並結合愚人之友基金會、暨大及在地資源,培育社區設立巷弄長照站及失智社區照顧據點,提供健康及亞健康的長輩健康促進服務。

看重在地老化的重要性,詹弘廷提到,透過醫護專師定期提供據點延緩失能活動或講座,結合治療師及護理師提供居家復能及居家護理專業服務,運用中介組織厚熊咖啡館補足長照中不提供的生活照顧服務,促成社區健康與實踐全人照護的目標,透過失智健康管理、健康促進、社區參與、樂齡學習、靈性關顧五個核心面向,營造民眾自助、鄰里互助、社區共助及政府長照公助的整合健康服務網絡。

社區整體照顧的實務挑戰

全台22個縣市368鄉鎮 ,要發展出因地制宜的社區整體照顧體系,實務現場仍存在整合及照顧在地落實的挑戰,高有智談到,像是原先規劃社區整合服務中心A單位的個案管理員,扮演服務整合的角色,協助個案量身打造適合的照顧計畫,以衛福部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過半縣市A個管員平均案量已超過評鑑規定150人的案量,龐雜的案量加上對專業服務不熟悉,擬定的照顧計畫未必符合個案需求。

長照涉及不同的專業,跨專業間不理解及制度誘因不足也導致社區照顧整合卡關,高有智提到,長照給付支付基準中像是「AA03碼照顧服務員配合專業服務」,是跨職類合作的相關支付碼,實際申請卻不多,給付設計上B單位可獲得支付補助,專業服務卻無法申請,加上跨專業間需互相配合進場服務時間,或因為對照顧目標與復能理念理解不同,影響跨專業合作意願。 完善的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醫養銜接與整合也很重要,高有智表示,從醫療端出院銜接到居家服務的串聯,目前健保與長照制度整合機制未建立,也是社區整體照顧與醫療跨領域整合的痛點。

一起在社區安老的新解方

社區整體照顧整合工程牽涉龐雜,詹弘廷認為,以在地社區整合為原則,整合過程中以價值觀整合最為重要,專業分工及多元領域的整合,需要有領導團體來促成成員的互動,搭配滾動式的目標設定及激勵的機制,產生社區溝通平台或中介組織,逐漸形成社區治理網絡。

跨專業間社區照顧服務合作也仰賴科技的串聯與整合,高有智提到,從提供專業間更好的對話工具、健康照顧的應用以及不同長照服務整合等面向,科技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資訊系統是推動長照數位轉型的基礎建設,像是以LINE通訊軟體一鍵控制的智慧轉型照護系統,宇瞻科技提供長照機構基礎AIoT規劃與建置服務,提升管理效能。智慧時尚股份有限公司運用室內室外定位技術,提供長者多元裝置選擇與提供照護者多元照護平台,協助照顧者全方位的守護失智者安全。而結合護理與科技的跨領域Jubo智齡科技團隊,發展照護產業所需的科技工具與資訊產品,提升服務品質及效率。科技的輔助能協助照顧者掌握長輩健康風險,永鈞英美檢測的基因檢測技術,協助照顧者及家屬提早預防失智症、腦中風的罹患風險,及早做好財務及健康改善計畫。

台灣2025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有智也分享,日本的社區整體照顧共生社會模式,提倡出共生自助、互助、公助、共助的精神。回頭檢視台灣的社區整體照顧,在跨專業、跨職業、跨領域、跨場域、跨族群、跨世代的跨域整合,除了科技協助外,回歸多元生活面向的銜接,融入在地化的生活需要,設計因地制宜的生活照顧,開放自費的多元服務空間,照顧才能在社區落實。  

原文引用於ĀnkěCare 創新照顧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為您同意我們隱私權聲明,若您不同意cookies的存取,請至宇瞻Cookie政策,透過瀏覽器設定選擇拒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