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i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Control, Enhanced Reliability. 養殖漁業環境偵測管理系統

Challenges
新竹新豐地區的烏魚養殖業者高老闆談到,身為漁業養殖業者所面對的困難:除了需擔二十多池的魚塭例行性巡檢,及飼料投餵工作,也必須時時保持對天氣變化的警覺度,任何氣候的極端因子都有可能影響水體,哪怕一次錯失處置先機,歷年來的努力都可能化為烏有。
Solutions
在傾聽漁業養殖業者的痛點後,宇瞻智慧應用處團隊協助高老闆進行智慧化管理的系統建置,思考每一個環境監控細節,力求達到最符合需求的環控方案,透過氣象站收集溫溼度、風向、風速等資料,搭配水下的水質感測器監控水體之酸鹼度、溶氧量及氧化還原反應..等數據變化。
以水下的水質監測器為例,採用救生圈作為感測器的載體,其不易側翻的高穩定性,可以取代木作或泥作的建設成本,而且當換季換水,抑或是較強烈風災要作預警性防災時,即可以側邊繩索拉回救生圈,對於場域監控而言兼具方便與實用性。
所有環境資訊完整呈現在儀表板網頁,並設定預警通知,讓高老闆無論身在何處,皆可觀察養殖池的即時動態。不只資訊掌握,甚至可以執行對應的管理舉措,可透過管理網頁下達開啟水車(增氧機)及飼料投餵,有效的減輕了高老闆60%以上的工作量。
水質偵測器
水質管理是養殖漁業的根本工作,水不好則魚蝦不好。透過可量測溫度、酸鹼度、氧化還原電位、總溶固形物(鹽度)、溶氧量之監測裝置,定時上傳雲端紀錄,並以軟體發送告警訊息,即時下達因應對策。
區域氣象站
養殖漁業最怕吹南風與暴雨等極端氣候因素。如遇高溫濕、無風速或豪雨驟降,水中溶氧量就降低,魚蝦的存亡也將面臨極大考驗。區域氣象站可即時得知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透過雲端平台通報手機,即時協助業主作對應的處置。
水車(增氧機)監控器
養殖漁業常見利用水車(增氧機)使用攪拌水體的方式增加水中溶氧量以供給魚蝦,若水車無預警停止,水中魚蝦也將面臨不可預測的生存風險。透過監測水車電流狀態,以大數據方式分析水車當前狀態是否正常,並同時紀錄水車運轉情況,提醒業主進行預防保養處置,搭配下行電源控制器可協助業主進行用電管理。
魚類浮頭預警(攝像頭)
魚類不正常上浮水面呼吸代表水中溶氧量不足,尤其是凌晨時分是水中溶氧量最低的時候最常發生。透過影像辨識的方式,搭配雲端大數據分析判斷魚類浮頭模式,透過手機告警通知業主,避免養殖戶蒙受無預期的損失。
Terminal Sensing
水質、魚頭偵測器等可偵測魚塭基本環境參數,提醒管理者注意水體即時狀況。
IIoT Gateway
透過有線/無線連線,串接Gateway傳遞環境資訊,並在特定環境資訊指令下,作動相關設備。
Public/Private Cloud
透過4G網路將現場資訊傳遞到雲端,完成雲端傳輸。
Information Instrument
每座魚塭的環境資訊與控制選項,完成呈現於管理端的資訊儀表。
Features
無線連結
透過無線網路的資料連結,降低實體佈線之成本與風險,減輕維護的負擔。
易於維護
採用直接數位轉換(DDC)之技術,使得系統架構更為單純,亦可減少沉重之維運成本。
專業顧問
產業專家提供顧問諮詢, 以及最適合之系統解決方案。
架設簡易
架設設備符合場地特色,如魚塭直接放置浮於水上的水質偵測,安裝簡便。
遠端操控
可透過管理網頁下達開啟水車(增氧機)及飼料投餵。

outcome
透過無線網路佈建各戶外養殖池之資料連結,減少傳統有線架購的建置以及維護成本;易於架設及切中痛點的解決方案,實際協助業主以最經濟的方式達成案場管理、數據分析以及降低漁業損害的目的。